天注定

HD中字

主演:赵涛 / 姜武 / 王宝强 / 罗蓝山 / 张嘉益 / 更多...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3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天注定 剧照 NO.1天注定 剧照 NO.2天注定 剧照 NO.3天注定 剧照 NO.4天注定 剧照 NO.5天注定 剧照 NO.6天注定 剧照 NO.13天注定 剧照 NO.14天注定 剧照 NO.15天注定 剧照 NO.16天注定 剧照 NO.17天注定 剧照 NO.18天注定 剧照 NO.19天注定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原)罪

贾樟柯《天注定》。据胡文海、周克华、邓玉娇、富士康工人跳楼等新闻事件改编,“以暴制暴”现代水浒(贾说姜武扮演角色以鲁智深为原型),可思考电影作为虚构作品与现实(社会新闻图解)关系。编导者是否需分析与综合…
有意思的几点:
1.人与动物,虎、马、牛、蛇、猴子等,与人物与情节关系,隐喻象征
2.地理与口音:涉及山西、重庆、湖北宜昌、湖南、广州(东莞)。边缘人的飘浪生活。女性(赵涛)作为行走者(flaneuse)
3.人物与戏曲,晋剧《林冲夜奔》走投无路的英雄与大海,《苏三》与小玉

4.贾氏电影内部致敬及其他指涉:王宏伟、韩三明、北野武、《出租汽车司机》
5.林强设计的令人不安的噪音音景…

暴力的(地理/叙事)轮回:始于山西,归于山西。
最后一个镜头,每人都被质问,关于“sin”.

 2 ) 现实并非只是血淋淋

期待这部电影很久,结果却很失望。

导演罗列了许多现实中真实的故事,却把它们讲述的完全走了样,比如,片中第一个故事的原型——山西胡文海案:

主人公“大海”的原型胡文海,在大峪口村中本是强人,曾一度承包当地煤矿,后因村中施行承包竞标制而失去煤矿,之后在煤矿承包竞标中又一再落选,不服气的胡文海却在调查账目时发现贪污。

于他挨家挨户集得大峪口村121名村民包括党员和干部的签名,开始告状,结果长达8个月的举报最后了无音讯,连并胡文海怀疑之前因“浇地”引发的铁铲砍头事件背后有他人主使,最终汇成杀念,引发枪杀十四人的血案。

让我们随意罗列几个此案的细节:

- 煤矿争夺战;

- 强人告官,全村签名;

- 8个月无果的举报过程;

- 铁铲砍头后行凶者连夜搬家,胡文海执拗的坚信事件背后另有其人;

- 会计被枪逼着写过两次贪污材料,均被胡文海认为是假的;

- 胡文海在接受采访时说,每天看到他们从门前走过,都把手抠的流血,告诫自己忍住,查清楚再干。。。


在电影里却被简单化为—— 要告,被打,开枪

有心人可以看看胡文海死刑前那段最后的采访,站在不同立场的人对事件不同的表述和看法,比电影耐人寻味的太多,更没有电影里那堆刻意撒落供人揣摩的符号。

另外,记得富士康跳楼事件发生后看过一段影像资料,一部摄像机从富士康某个车间一侧平行移动拍摄,只见一排排的嘈杂的加工台和工人从镜头前闪过,当这个单调的画面一直重复一直重复一直重复,直到让人感觉似乎车间没有尽头的时候,头皮发麻后背发凉。。。

 3 ) 《天注定》背后那些凶猛的的新闻事件,你知道多少?

电影《天注定》由贾樟柯导演,姜武、王宝强、赵涛和罗蓝山主演。

该片获选BBC2013年度十大佳片、美国《电影评论》杂志2013年度十大佳片、美国《纽约时报》2013年度十大佳片,但国内无缘上映。

电影分四个故事来讲述,每个故事都是根据真实的新闻事件改编,今天我们来说说这些新闻事件,看了后也许你就明白影片为何不能上映。


一、 胡文海事件

2001年10月26日晚上,山西晋中市榆次区乌金山镇大峪口村,一个有着300多户人家、1000多口人的村庄,发生了一起特大持枪恶性杀人案,9户人家、8男6女共14人死亡,3人重伤。这个血案,让案犯胡文海举世闻名。

虽然胡文海出名了,但对他的评价却非常有争议性,有人把他看作穷凶极恶的杀人犯,有人把他看作替天行道的英雄汉。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这个案件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胡文海因为承包煤矿失败,怨恨村干部而进行的报复性杀人;另一种说法是胡文海是因为村干部贪污,多次告状无用反而惨遭报复,险些丢掉性命,忍无可忍才被迫杀人。

我不确定上面那种说法是正确的,但我也有两个看法:一、案件中有些死者是无辜的,胡文海确实过于冷血和残酷;二、胡文海于2002年1月25日被执行死刑。从案发到胡文海被执行死刑,只有短短三个月,这个工作效率高得有点惊人。


胡文海

据说胡文海对自己的行为一点也不后悔,甚至如英雄一般接受了死刑判决,网上流传着胡文海临死前的最后一段话,有兴趣的请自行查看。

《天注定》是按第二个说法拍的,对应的电影角色叫大海,由姜武饰演。


二、 周克华事件

2004年重庆枪杀取款职员致1死1伤,抢走现金7万;

2005年重庆枪杀取款夫妻致2死1伤,抢走现金17万;

2009年长沙枪杀一名取款男子,抢走现金4.5万;

2009年重庆枪杀一名持枪哨兵,抢走其自动步枪;

2012年1月南京一家农业银行门前,枪杀1人,抢走他刚取出的20万。

2012年8月10日重庆沙坝银行门口,开枪致1死2伤,抢走25万;同日,逃亡过程中枪杀铁警1人。

以上是周克华的部分犯案记录,死者大部分被爆头,因此,周克华被网民称作:“爆头哥”,没有AK-47的周克华,却可能是叶继欢和季炳雄的升级版。


网友制作的周克华图

2012 年 8 月 14 日,警方公布了在重庆沙坪坝区击毙周克华的消息,但是这个消息并没有让广大群众如释重负,反而饱受质疑:被击毙的是周克华本人吗?周克华是被击毙,还是自杀?还有网友在比对现场照片后,提出被击毙的是一名长沙便衣民警。

提出这些质疑,是因为官方对周克华之死的报道有三个版本:

1、央视:周克华已于今日6时40分在一个皮鞋厂院内被击毙。

2、重庆时报: 今早7时许,童家桥一巷道内,8名搜捕民警发现周克华尸体,疑似自杀,目前警方已初步确认。

3、长沙晚报:周克华系被击中两枪后自杀身亡。

真相到底是什么?别问我,因为我真的不知道。

《天注定》里,对应的电影角色叫三儿,由王宝强饰演。电影开头,就以三儿骑摩托回家遇劫为引子,三儿冷静的拔出手枪,将三个劫匪一一打死。


三、邓玉娇事件

邓玉娇事件又被称作:邓玉娇刺官案。

2009年5月10日晚8时左右,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政府3名工作人员在该镇雄风宾馆梦幻城消费时,涉嫌对服务员邓玉娇主动进行骚扰挑衅,邓玉娇用水果刀刺向两人,其中一人被刺伤喉部、胸部,经抢救无效死亡。邓玉娇当即拨打110报警。次日,警方以涉嫌“故意杀人”对邓玉娇采取强制措施。


邓玉娇

2009年6月16日,巴东县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邓玉娇免予刑事处罚。

此事激发起广大网友的巨大创作热情,涌现出了一批歌颂侠女邓玉娇的优秀网络作品,《玉娇曲》、《浪淘沙 咏娇》、《邓玉娇传》、《邓玉娇列传》、《烈女邓玉娇传》、《侠女邓玉娇传》和《生女当如邓玉娇》等大量赞美她的作品,舆论几乎呈一边倒——纷纷攻击淫官黄德智、邓贵大等人。

《天注定》里,对应的角色是小玉,由赵涛饰演,影片还用了一个小玉被打的片段,影射当今社会小三遍地的现状。


四、富士康跳楼事件

2010年1月23日,凌晨4时许,富士康19岁员工马向前跳楼死亡;

2010年3月17日,富士康龙华园区,新进女员工田玉从3楼宿舍跳下受伤;

2010年3月29日,,富士康龙华厂区,一男性员工从宿舍楼上坠下,当场死亡,23岁;

…………

2010年富士康深陷“跳楼门事件”,自2010年1月23日富士康员工第一跳起至2010年11月5日,富士康已发生14起跳楼事件(后来又发生了两起,一共16跳),跳楼者均为80、90后新生代打工者,年龄最大者25岁,最小者仅为18岁,事件引起社会各界乃至全球的关注。


为何会有这么多富士康员工跳楼?网友们总结的原因是:一、富士康公司管理太严格,压力太大,年轻员工难以承受,故采取此极端方式;二、在富士康跳楼死亡后,富士康公司会支付一大笔赔偿款,这笔钱可能打工一辈子也赚不到,于是很多人选择跳楼,用自己的生命给家人换一笔财富。

听说现在富士康公司明确表示,员工非因工作原因而死亡,公司不再承担责任。以前给出赔偿是出于人道主义,再有跳楼的,公司不再支付任何赔偿。


《天注定》里,对应的角色叫小辉,由罗蓝山饰演。影片还给小辉安排了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用这个故事向观众介绍了名闻天下的东莞情色服务。



今天的话题有点沉重,最后用一个网友的幽默回帖结束:

这是一片娱乐到死的土地,大家只关注明星的绯闻,科比的最后一战,太阳后裔的大结局,却不记得7月11日这个重要的日子曾经发生过什么,遗忘意味着背叛,这个民族太让人失望了。

沉重悼念东莞扫黄900天。

(精简影视 JJYS2000)

 4 ) 我所失去的贾樟柯

我所失去的贾樟柯

对我而言,还是不希望看到一个非但不懂得节制,而且没有敏锐洞察力的贾樟柯。2006年第一次看《站台》,至今八年,仍然对当时的感觉记忆犹新:贾樟柯似乎在电影上重新发现了一个世界,虽然这个世界与他、与我们紧紧相连,可我相信的是,他们青春的彷徨、孤独和等待若不是借着贾樟柯敏锐而克制的眼睛,没有人可以看得到。在之后的这些年里,对贾樟柯的喜爱都存在于这种希冀里。直到《天注定》毁灭了它。

这一次贾樟柯仍然关注普通的人,可是他因为完全丧失了独特的洞察力,以至于整部电影完全沦为报章剪贴;因为不懂得节制,沦为媚俗的帮凶。如果这些东西我们在看微博、看报纸的时候能够自行想象,拍这部电影的意义何在?贾樟柯说他拍的是暴力的产生、正义的坚持以及侠的重生。中国从不缺少暴力,更不缺少对正义和侠的希望。我希望大海杀了村长,我希望小玉捅了老板,我也希望小辉会跳楼,因为我知道他们会那么做,也曾经那么做过。毫无节制地展示暴力是观众所期待的,也是贾樟柯所做的,可是如果电影仅仅只印证了观众脑中的世界,又与沽名卖直有何区别?也许贾樟柯该问问自己,他到底有什么东西一定要告诉观众,而不是观众有什么东西一定要听到。也许他不但丧失了保持节制和敏锐的能力,更丧失了激情。

其实对于贾樟柯来说他说暴力说正义说侠,说的其实是人的罪,如电影的英文片名,a touch of sin所指示的那样。但最让人费解的是,在影片最后一个场景,小玉看《玉堂春》的时候,县令问:苏三,你可知罪?屏幕下方的英文字幕却是:Do you understand your sin? 小玉的表情非常复杂,她知道在这一刻,她就是苏三,苏三就是她。她也在思考自己是否知道自己的罪。基督教的sin与汉语的罪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它指向的是人对神的意志的反抗,并因为成人而代代继承。当代表权威的县令提审苏三的时候,贾樟柯接受了基督教的含义,认为人仍然天生有罪,由天注定并代代相承。而这种罪,是人性中对正义的诉求和对暴力权威的反抗。因此这种罪非但不当受到贬斥,更该被唤醒、被承认甚至被赞美。

大海、小玉、小辉都是苏三,并且都了解到自己的罪;更多的人却仍然麻木不仁,活在受压迫的美丽新世界里不知道自己身体里应当被释放的罪。到这里我们才能理解整部电影里贾樟柯对镜头的运用:他永远将焦点放在主要角色身上,而背景中的人,一个个面目不清,只有一张麻木不仁的脸。在机场如此,在工厂如此,在戏台下也如此。贾樟柯所憎恨与批判的,不但是直接的施暴者,更是暴力的纵容者,他不但相信施暴是恶,更相信沉默也是恶。也正是在这里,贾樟柯不但创造了一群可供批判的恶人,他甚至重新创造了自己,让自己变成了一个呐喊的鲁迅,甚至一个裁决者。他不但能够分辨罪与非罪,更能够分配善与恶。虽然他声称要颠覆善恶分别的世界,可是对侠的放纵、对人的忽视,让他创造的世界重新变得善恶分明;而他自己也在这其中因为占据了道德制高点而丧失了自己曾有过的对人世的大悲悯。

电影刚开始的时候,镜头脏得让我浑身不舒服。周围都是老外,看着肮脏的环境布景、吸溜吸溜吃面的姜武还有似乎无处不在的暴力,我如坐针毡。我这些东西曾在很多的电影里出现,可是在这时候又好像特别地刺激了我小小的自尊心。远离一个熟悉的世界能令我重新思考这个世界。我知道这些都是真的,可是我又不假思索地怀疑贾樟柯是否对“真实”作了不加节制的展示;但更令我感到不安的是,对这些所谓真实和平庸经验的提纯,是否会让我会对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真实、平庸的世界产生一种虚假的胜利感,从而丧失了进一步反思与改造它的能力?

2014年2月26日11:43:46

 5 ) 说说侠义与暴力

       影片的突然“上映受阻”,我认为不是因为片中的血腥画面,而是源于谈到这部电影时贾樟柯口中不断提及的“侠义”二字。
       “侠义”二字,可以从作为电影人与剧本创作人的贾樟柯口中说出,然而放在时下的中国,却尤其容易被解读出很多其他含义。更何况,这部电影和“侠义”的关系实在少之又少。
       通观电影,剧本里的人物并没有表现出多少“侠义”,电影更多反映的是没有话语权的社会底层民众在面对腐败、财富分配不均、权势之人的欺压及生活迷茫之时的无能为力,导致负面情绪逐渐积攒而爆发的精神扭曲甚至暴力应对,这种a touch of sin,可以算得上片中角色的一种无奈的"暴力"反抗,而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侠义”。电影里四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有原型,除了邓玉娇,其他三个和所谓“侠义”是靠不上边的,更别提胡文海案、周克华案这种在社会上引起极大恐慌的恶性案件。
       总体来说,电影能被拍出来并通过初期审查,在中国算是一种突破,但是并不能因为这部电影突然的被禁就给《天》扣多高的帽子。这部电影并没有外界吹捧的那么“神话”。与其说《天注定》是一部电影,倒不如说是三个半血淋淋的真实纪录片凑到了一起。电影时代感很强,相对真实的反映了当代中国的一些问题,片中也有很多有暗示性(或者说小聪明)的有意思的细节(稍后会专门写一文讨论,在此不表),但是宏观把握则难以让人满意。电影最大的缺点就是节奏比较平庸,故事的叙事张力明显不足,且四个故事像断开的四个片子,没有穿插太多联系。从叙事技巧和电影剧本来说,感觉都比可类比的《低俗小说》差了两个档次。
   
       贾樟柯在谈到电影时表示,“影片借鉴了武侠电影,是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反思暴力,避免悲剧”,“片中的四人都是残缺的‘侠’”。那么何为侠义,何为暴力?再来看看影片中的四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姜武饰演的大海由于竞包煤矿失败,开始怀疑村干部与煤矿承包者勾结贪污腐败,并且认为煤矿的承包者没有给村民足够的福利。于是他开始了长年累月的告状、寻访,以及像祥林嫂一样喋喋不休的诉说,以至于在公交靠近村民都直接得到“我不听”的厌烦答复。在接连被暴打、遭到砸钱羞辱后,大海又被村民们嘲笑为“老高、高尔夫”。心中的怒火让他效仿起林冲,拿起猎枪走出了家门,开始了大屠杀。
       影片中的大海,在其身上并没表现出什么侠义精神。他所纠结的,始终是利益的受损;而导致他进行屠戮的,则是长时间的不公待遇与短时间内遭受的连续侮辱,绝非为人打抱不平抑或专杀贪官污吏。在这个故事里,大海杀了他认为该杀之人,开杀戒后也杀了无辜之人——会计老婆与鞭打马的人。在此之前,他早已心理失衡,只要见到村长和会计就会指责他们贪污受贿。这种失衡与得不到回应也导致了他心理出现了扭曲。去邮局寄信时,由于他没有写清楚地址,直接就认为办公人员是二奶或受贿,故意刁难他。大海的屠杀,是两种心理的叠加与爆发。
       大海的原型,是胡文海。网络上流传最广的,大概是一张胡文海被采访时配有“我不能让这些蛀虫们再欺压人了”文字的照片,和一段不知道谁编造扩充出来的所谓胡文海的最后一段话,并据此被一些人认为他是杀了蛀虫的“英雄”,而忽略了他滥杀无辜的“伟绩”。在被胡文海打死的14人与打伤的3人中,只有4人被其认为是要杀他的人,其余人下至10岁儿童,到其本家兄弟,上至70老者,大多皆为无辜死者,在其“在一个是死,杀一群也是死”的心理下受害。侠义之人,从来不会滥杀无辜,而胡则在开始杀人之后,心理已经由扭曲转为了变态。
       在其采访视频中(http://www.56.com/u63/v_NjI0NzUzNjA.htmll),胡在谈起杀人事件时,胡的脸上大部分时间表情轻松。“杀第一个人我紧张,但是我没有一点恐惧。我头脑相当清醒。”即便胡文海滥杀无辜,在一些贴吧和视频下方的留言里,有人却称之为好汉鲁智深甚至民族英雄,仅仅因为他杀了他口中的“贪官”和发不义之财之人。
       之所以会有人认为这样行使暴力滥杀无辜的人是“英雄”,我认为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政府民众矛盾逐渐激化,身边的贪赃枉法之人没有接受制裁,导致政府缺乏甚至丧失公信力,而民众需要一个能替他们惩罚这些人的“英雄”出现。胡虽然滥杀了无辜,但是他也杀了他口中的“蛀虫”(即便在其杀人前没有证据表明,部分民众却在听到“贪污腐败”时选择性失聪、听信),他的行为让民众发泄了不满情绪。其二因为对于那些交口称赞他的人来说,贪污腐败比暴力更让他们厌恶和恐惧,因为贪污腐败对于很多人来说是能切身感受到的,至少是能道听途说到的,死亡却无法通过听说来感受。试想无辜死者中若是有这些人的至亲之人,被胡打死的那个10岁孩子与70老者若是他们的儿女与父母,他们要强烈谴责和诅咒的就不是那些社会的“蛀虫”了,而一定会对胡用上“凌迟,下十八层地狱”这样的词语。
       对于这样的暴力事件(无论是电影中还是生活中),按照侠义来解读是非常恐怖的。2001年时,网络还并不发达,胡文海那样的事件不会像今天这样迅速的传播并引起大规模的恐惧。而时至今日,昆明砍杀事件后,举国震惊,全国各地都笼罩在恐惧的情绪中。反过来想,其实对于那些行凶者,与他们有相同诉求的人,也会觉得他们是“英雄”。而面对这样一群人,作为一个能切身体会到恐惧的民众,你是否还会觉得他们身上有侠义的气息?胡与这些人,行为上是相似的:诉求得不到面对与满足,从而走向了极端。
       第二个故事,是王宝强饰演的三儿,其家庭亲情冷漠,邻里疏离,而他自己看似老实,实则干着杀人越货的强盗勾当。贾樟柯对这个故事处理的比较暧昧,其故事与影片前后也无太多联系。如果说大海是心理扭曲下的忍无可忍而导致的爆发,那么三儿就是已经心理变态了,——“听到枪响才会觉得不无聊”。
       贾樟柯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这“部《天注定》可以称为一部‘现代侠义电影’,着重构建古人与现代人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纽带便是‘侠义’,比如王宝强就饰演一个游侠”。这种解释,着实让我震惊。如果说枪杀抢劫之人可以算得上侠义之举,看到后面他老练的持枪抢劫我们才明白,或许他只是在杀人寻找快感,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悍匪,而非所谓游侠。
       三儿的原型,是在缅甸当过雇佣军的周克华。2012年重庆劫案后,周被全国通缉。随后官方爆出之前射杀解放军等一系列案件皆为周所为。虽说真假不知道,但是轰动是足够的了。彼时身边之人,皆在谈论周案,甚至官方说周死之后,关于周还没死的消息也是满城风雨,官方没有第一时间出来辟谣更在当时令人生疑。2013年说到《天注定》里改变的周案时,我还觉得这个周克华案仿佛就发生在不久之前。
       对于周克华的悍匪形象无需多言,由其改编的三儿在剧中我认为也难以和侠义挂钩。亲情淡漠并不能对其抢劫杀人作出合理解释,剧中的三儿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其杀人手法、技巧的娴熟以及杀人后的淡定(这点和周很相似)。如果说大海的动机在影片中有一个合理而完整的解释,三儿的动机与行为则让人疑惑:仅仅是为有意思,就要去开枪杀人抢劫么?此行为和侠义之士之为所差甚远!
       第三个故事,可以说是最和侠义挂钩的故事了。赵涛饰演的小玉遭遇了情感上的失意,随后又被官员用钱打头侮辱,之后其奋起反抗刀杀官员,连出刀时都是刻意的侠女式动作。此故事与其原型相似,颇有“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之意。
       小玉的原型是邓玉娇。邓玉娇案当年在社会上也曾引起极大的反响,从民间到媒体,皆称谓其为侠女。其实我认为邓案是一个合情合理的普通命案,在受到骚扰甚至强奸威胁的情况下,任何人都应该起身反抗。然而这样一个本应算正常的故事,却因为社会的畸形(根本原因)、两者社会地位与财富权利的悬殊差距而被解读为“侠义”,成为了一个非常事件。其深层原因有二,其一,在许多国人看来,权势之人欺压底层人民,被欺压者却毫无办法,已经是一件再为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一个农家出身的服务员竟然敢刀杀反抗官员?侠!其二,那些交口称赞的人,看似满嘴正义感,实则脱离理性思考,这类人面对不公待遇时往往敢怒不敢言,只能寄希望于同类人群中有人爆发来替他们出这口恶气,因此这样一个被逼到“不得不反”的故事才带上了侠义的色彩。
       第四个故事深化了“天注定”的主题。罗蓝山扮演的小辉在接连遭遇了爱情、生活、友情的打击之后,迷茫的他选择了跳楼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影片中对于小辉的心理描写并不如大海的故事那样细致,他在影片中的跳楼也很突兀,但是却又反应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即出身低下的人,从受教育开始,其人生的每一步面临的机会与选择都要比中层家庭的子女与二代们少很多,以至于其在选择工作、生活、娱乐方式时脱离不开那个固定的圈子与模式,从而导致了他面对生活时的迷茫。
       另外提一句,影片中关于东莞酒店部分的描述很有趣,这可能是我们能看到的最接近真实东莞的“纪录片”了。
       小辉的原型是2010年到2011年间跳楼的富士康员工。读大学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曾接触过家乡的一个富士康的工人,闲聊过几句。他们每天基本都过着宿舍—厂房—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所谓加班都是“被逼的”,因为“不主动加班就会被扣除工资“,生活极为单调枯燥,人员流动也很大。对于这个群体中的大部分人来说,这个社会的大部分看似荣光的出路,都没有向低学历的他们开放,他们不仅很难有机会出人头地,也比同时代的年轻人更为迷茫,他们甚至连思考自己应该去干什么的想法都没有,而更多的是关心今天明天能挣多少钱。
       对于一个这样的群体来说,在一个年轻却又最着急最迷茫的年纪,能盼的大概就是像《天注定》里单身妈妈莲蓉(三陪女)所说,只求“多做善事,来生解脱”。

       如果说《天注定》的四个故事的主人公可以和“侠”有联系,那大概就是虽然他们皆身处社会底层,在迷茫抑或理智失去控制之时,却做了大部分人不敢为之事——大海一怒之下大开杀戒;三儿持枪抢劫;小玉拔刀相向侮辱他的官员;小辉选择跳楼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他们的故事是否能直接被冠以“侠义”二字,我认为还值得商榷。
       何为侠义?在中华传统文化里,武艺高强者,做一般人不敢做的义举,是为侠义。见义勇为是侠义,舍己为人是侠义,杀贪官污吏为富不仁者劫富济贫是侠义。侠义者,为先有济世情怀,而后多为有意而为之。而《天注定》里的故事,更多的是一种被逼的暴力应对,其中透出的更多为底层群体在当下社会中的无奈,而非令人敬仰的侠义之情。
       我想,贾樟柯之所以称这部电影与“侠”有关,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人民需要一种个人英雄主义。在政府公信力尽失的情况下,民众需要公平的诉求得不到满足,多数遭遇不公之后只能隐忍,而选择不在生活中隐忍的人,只能选择暴力应对。
       《天注定》的被禁,有点类似于美国电影《电话狙击亭》被延迟上映的背景。昆明事件之后,又为其上映蒙上了一层阴影。尽管如此,我仍然希望影片能早点过审,以此来弥补片方的经济损失。
       但是我不认为剧中的故事可以被解读为“侠义”,即便电影与真实生活并不相同,剧中的人物行为,也难以承载“侠义”二字的重量。

 6 ) 好的坏电影

《小武》《站台》《任逍遥》让贾樟柯成了中国地下电影的著名标签。县城之外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无奈。地下状态无票房有口碑,浮出地面何以两者皆空?贾樟柯的迷茫,也是王小帅、娄烨等第六代导演共同的境遇:艺术追求、票房压力和“万山不许一溪奔”的审查体系,令他们无所适从。

戴着镣铐的舞蹈,怎能塑造自由的性灵?作为贾樟柯浮出地面的尝试,《世界》(2004)与其大而无当的片名一样平庸;《三峡好人》(2006)摘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大奖,但艺术品质与县城三部曲已不可同日而语,毕竟后者是从他血管里流出来的东西:“拍电影,拍的都是我的间接经验,现实发生什么我就拍什么。”

以胡文海、邓玉娇、周克华、富士康员工自杀事件为故事原型的《天注定》,不乏优点。路过的警车让枪口下态度软弱的会计突然变得强硬,说你打啊,大海毫不犹豫地满足了他;翦除来自外部的强制,打死都不愿挪窝的马跑得那叫一个欢快;十字路口的伟人雕塑和折子戏《林冲夜奔》(官逼民反)、《苏三起解》(蒙冤受屈),充满寓意。

1889年1月3日,一个车夫在都灵卡罗阿尔伯托广场鞭打一匹老马,尼采上前抱着马哭了起来,然后昏倒了;21世纪山西某工地,车夫拼命抽打不听使唤的马,愤怒的大海(原型胡文海)一枪干掉了车夫。

第一个故事如贾樟柯所言:“村庄的政治腐败和贫富分化让普通农民举起猎枪。”因挂号信未写中纪委的详细地址,邮局小妹拒绝受理,大海怒发冲冠,认定权贵的魔掌伸进了邮局;将就别人的碗筷吃面、不讲卫生的大海,不会关心尼采才会考虑的哲学问题,杀掉虐待马匹的车夫,动机何在?就不能鸣枪示警?当众向富豪发难、让人难堪,就不能换一个更有人情味也更符合生活逻辑的方式?

导演试图呈现一个缺乏常识、粗鲁、执拗、冷血和痛恨腐败的复杂人物,但却忘记了,倘若大海如此愚昧、不明事理,绝不会为了公益大发布衣之怒。生活中的胡文海杀红了眼,也曾滥杀无辜,那是在穷尽了包括上访等救济手段之后的绝望,何况,“曾经多次和村民向有关部门检举反映都石沉大海”的他,连写信这样的常识都欠奉,未免太过离谱。

简而言之,这是一部好的坏电影,好在直面现实苦难,坏在无法真切地描述这种苦难。对人物穷尽司法救济的省略与敷衍,严重削弱了影片的批判力量和艺术品质。题材好不等于拍得好,否则,江青(以反抗为主题的样板戏)比莎士比亚还要伟大。

久未张开自由的翅膀,贾樟柯重新翱翔天际似乎还需要一点时间来倒换时差。将小玉(原型邓玉娇)设置成破坏别人家庭的小三,强调她身上的侠女气质,自无不可;但动作场面的水平,与三儿(原型周克华)杀人抢劫的段落相去甚远。

富贵逼人、富贵再三逼人,小玉忍无可忍的正当防卫,居然被演绎成胡金铨式的侠女造型。侠女气质重在气质,用舞台艺术的方式去表现打工妹情急之下的本能反应,无疑是刻舟求剑,令人大有脱戏之感。

加缪认为自杀是唯一值得严肃思考的哲学问题:“自杀是对个体生存意义的否定和对个体所在社会的否定。”尽管自杀事件的细节不无瑕疵,但仍然是《天注定》水平最高、故事最为饱满的段落。为逃避对受伤工友的补偿,小辉跑到东莞一家夜总会打工。充满人性弱点的他,在友情、爱情、亲情方面的挫折和失落,以及繁重、枯燥的工作,令非常突然的自杀显得无比“自然”。相比之下,三儿的暴力犯罪就缺乏足够的铺垫。

“在这残酷的时代,我歌颂过自由,并且为那些倒下去的人们,祈求过宽恕同情。”《天注定》着力表现这个华丽、苍白、无情的时代,那些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群体的压抑、冤屈和愤怒,自有其价值在。放到暴力美学的层面,观众理应有更高的要求。充满死亡的暴力影像,忍、还是残忍之间,有太多的空白等待填补,需要艺术家的提炼和想象,用镜头精准地呈现人物清晰的行为逻辑。





 

 


 短评

片中一个个狠角色,想杀就杀,想死就死,都挺利落的。只是导演没说明白为什么要这样,或者说为什么到了非杀不可、非死不可的地步,人物情绪并没有铺垫足够,在4个30分钟的故事里,观众也就很难感染到同样的愤怒和绝望。

4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还是贾导有骨气,该怎么拍就怎么拍,管你呢。睡着也好离场也好,看到最后的一定全体起立鼓掌数分钟。这片子很奇怪很震撼,业余的东莞小哥演得真好。

5分钟前
  • 谢谢
  • 推荐

与宣传的一样,本片最值得肯定的地方,仍是填补了一个空白,尤其华语电影对当前社会事件的缺席,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影片吧。但也仅限于此了。从电影本身,贾樟柯甚至失去了早期电影的魅力,让影片陷入符号当中。各种概念与事件的生硬插入。其中,东莞小男小女的交流最有生命力,赵涛表演最可怕

1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姜武凶猛夺命虎,宝强冷血无情杀。韩东东莞扮嫖客,赵涛挥刀变女侠。和谐社会靠大家,一人一星不打架。

13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结构、表演和后期制作都相当有水准,结构尤其好,细节关联明确。缺憾在于部分情节节奏安排过快,比如第四节的富士康,缺乏细节支撑,与人物性格不吻。动物寓意主题先行,符号感过于明确。王宝强的故事最为简炼黑暗,印象深刻。贾的社会关怀依旧,瑕不掩瑜。

17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贾樟柯为什么要娶这么个只能演电路故障机器人的老婆?

22分钟前
  • KREJERK
  • 还行

难得的直面现实,但有佳句无佳章,对平民暴力成因的探讨也流于潦草,属于一勇遮百丑的电影。这种给逼人上梁山的体制既得利益者定罪的电影,被追毙实在太正常了,能让出国参赛已经很给面了,没人会为影片上映所产生的后果负责的。

23分钟前
  • 麻绳
  • 推荐

只需做到两点:1、国内上映;2、一秒钟都不删。我就一定去电影院支持,这是把微博上的真像搬上大银幕的史无前例的力作,要不然国产电影就像看新闻联播一样索然无味!

25分钟前
  • MIKE王叔叔!
  • 力荐

摄影太好了!如翼添虎!人物也走得比较深,最后一段嫌生硬。这才是电影阿,就算没有票房也比大票房的电视剧式电影强!

27分钟前
  • 文文周
  • 推荐

#第66届戛纳电影节# 看过《天注定》:导演贾樟柯将包括山西胡文海杀贪官、周克华抢劫杀人、邓玉娇刺官、富士康员工跳楼等中国重大社会事件进行汇总,以各个当事人物的视角对当代中国社会进行了寒彻入骨的揭示,令人不胜唏嘘。四个故事主人公侠骨凛然,借暴力成全自己。「当代武侠」名副其实。

29分钟前
  • 黄灿灿
  • 推荐

活在天朝,你可知罪?有着胡金铨的墙纸,贾樟柯珍藏的模特模型,侯孝贤老在背书的那套传统戏剧经验,至于高度戏剧化的凶杀场面,有人说是北野武,是吗

32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考验审查的时刻又到来了

34分钟前
  • 猪头小队长
  • 还行

贾樟柯使用中国最主流大众们的故事,做出了一个不会被最主流大众们关注的电影。

36分钟前
  • 卡林
  • 力荐

10月份要去电影院支持一下贾导,业界良心

41分钟前
  • 悲剧森林
  • 力荐

完了完了,冷酷杀手的设定下,我竟然有一两个瞬间觉得王宝强也有一点点性感了!遗憾的是服务站那段他怎么没冲进来把赵涛张嘉译一枪一个直接打死,赵涛那段就不用演了。我一直没看贾樟柯的原因就是实在迈不过赵涛这道槛,今天奋力一迈还是感觉抬不动腿,全世界除了贾樟柯谁会想跟赵涛轧姘头?谁会往她脸上拍打着人民币非要艹到她??没有人吧?没有人啊!

43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虽然这部电影可能会在中国成为一部被官方禁止在院线上映的“禁片”,但这不意味着这是一部好电影。两个小时讲四个故事,结果是四个故事都没讲好。只有一堆噱头和隐喻,片中人物没有灵魂,不接地气。在四个故事中选一个,好好拍,更有可能拍出一部经典电影……

48分钟前
  • 丁小云
  • 还行

布衣之怒,天下缟素。往者不谏,来者可追。

53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力荐

刚看完天注定,转头就看到昆明的消息……整个人都不好了。2014年3月1日 立此存照

56分钟前
  • 水木丁
  • 推荐

导演说打三分,因为三分天注定

59分钟前
  • Molly Zheng
  • 推荐

中国电影需要更多的《天注定》,而不是更多的《长津湖》和《中国医生》。

1小时前
  • 张翔森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