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4:完结篇(国语版)

正片

主演:甄子丹,吴樾,吴建豪,斯科特·阿金斯,李宛妲,郑则仕,陈国坤,敖嘉年,高战,叶禾,熊黛林,罗莽,刘敬宇,史蒂文·达兹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 / 中国香港语言:粤语 / 英语 / 年份:2019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叶问4:完结篇(国语版) 剧照 NO.1叶问4:完结篇(国语版) 剧照 NO.2叶问4:完结篇(国语版) 剧照 NO.3叶问4:完结篇(国语版) 剧照 NO.4叶问4:完结篇(国语版) 剧照 NO.5叶问4:完结篇(国语版) 剧照 NO.6叶问4:完结篇(国语版) 剧照 NO.13叶问4:完结篇(国语版) 剧照 NO.14叶问4:完结篇(国语版) 剧照 NO.15叶问4:完结篇(国语版) 剧照 NO.16叶问4:完结篇(国语版) 剧照 NO.17叶问4:完结篇(国语版) 剧照 NO.18叶问4:完结篇(国语版) 剧照 NO.19叶问4:完结篇(国语版)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不太完美的终结篇——但勉强保住了面子

前言:

对于《叶问4》的期待值我本身是相当低的。因为叶问4的海报到预告就已经把全篇的精华给透露光了,包括每一场打戏,甚至每一场打戏最后是靠哪招终究技赢的。

不过,总体观感还可以,也许是今年的中国动作片行情实在是过于惨淡,使我本身根本没报什么希望,如果叶问4撤档的话,我本来觉得今年动作片也就《潜行者》值得一看。

老样子,我们分打戏和文戏两个部分说。

打戏:老袁发挥中规中矩,量少

《叶问4》大概是甄式叶问宇宙(包括叶问1,2,3,和张天志)最不合规矩的一部。

没有兵器战。

没有群戏。(叶师傅随便打几个小混混是否能称为群戏值得商榷)

所以细想起来,确实比以往少了些惊心动魄的感觉。

而单场打戏上还靠李小龙和吴樾演的万师傅撑门面,各自秀了一场。

至于单场方面,我觉得真正称得上有些意思就是叶师傅VS万师傅了。毕竟两个人是武打明星,同样是咏春VS太极,打起来比在《功守道》里的好看多了。

马云:吴樾你走过的路,我两年前就走过了!

不过这段设计两个BUG。

一个是叶师傅在桌子上有个侧手翻,非常不符合人设

想不到官方还把这片段放出来了......大家自行品鉴一下

第二个是叶师傅被摔出去威亚掉得太夸张,都快水平运动了。当然,这是老袁传统艺能了。

如果说这场有些亮眼,其他只能说一般了。

传统武术VS外国拳法在设计上本来就很有难度,虽然动作设计组已经很努力了,克里斯·柯林斯也好,斯科特·阿金斯也好,都挺卖力的,不过最后呈现的效果让我感觉和叶问1大战MUR先辈三浦差不多。

尤其是我好不容易在《叶问3》发现的打斗逻辑性亮点在《叶问4》荡然无存。

请问叶问在被扁倒在地后是怎么战胜巴顿的?

有人说是叶问用下三滥的招数。但实际上踢裆也好,标指也好。那属于结果,不是过程。

在打架中,面部,喉部,裆部作为要害,本来就是重点防护区域。像巴顿这种军队出身的,肯定更会注意这种问题。

就像有“武学大师”说我打不过你是因为我没有用禁招,实际上你想用也没那么容易打中别人。

所以被人踢裆,被人插眼。是因为你有别的破绽。

比方说,叶问3最后张天志输了,不是因为叶问用寸拳,而是因为他之前标指打中了叶问,仗着叶问一时看不见,贪了几招而疏于防范,才被寸拳打中了。所以“寸拳”不是原因,而“疏于防范”才是。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很难理解像巴顿这种军队出身的人究竟是能露出什么样的破绽才能被叶师傅用阴招打到。

叶问2战胜龙卷风靠的是爱国小宇宙+洪师傅战斗留下的“切中路”经验教训(前者是像日漫一样,俗是俗了一点,但毕竟是解释)

叶问3和泰森战平时靠发现泰森下盘不稳故意绊倒泰森+用肘化解泰森的攻势。

叶问2中龙卷风带拳套,叶师傅不带,叶师傅在装备上是占优的,而且前期可以用腿(后期禁用),在技能上也占优。

而心机婊巴顿穿的是军靴,加上无限制搏击,明显巴顿占优。再加上巴顿的武功也没展现出明显的缺陷。防御力也挺优秀。而叶师傅左手有伤,加身患癌症,年事也高,极为劣势。

所以最后的反转热血是热血,莫名其妙也是挺莫名其妙的。

总体来说,叶问4打戏还是可以看的,但估计叶问经典打戏排行里,还真挑不出一个能名列前茅的。

我不太喜欢张天志这片,但是张晋VS杨紫琼这场拍得是真好。

文戏:啥都想讲,啥都没讲好。

如果说叶问4的文戏比张天志强在哪了,那大概就是川井宪次+叶伟信的功劳了。

同样是父子之情,那拍得水平就是比老袁强啊。

虽然说明眼人都看出来叶问4就是复刻了叶问2的剧情,不过但表现方面,叶问4还是有一点好:说教少。

如果叶问被巴顿打倒后,脑海中开始走马灯,回忆老婆,孩子。然后打完巴顿后再发表一通慷慨激昂的演讲,那就真是过于俗套肉麻了。还好导演比较克制,就让海军陆战队集体鼓个掌结束了。

但是编剧的水平低下依旧是很明显。

我们回想一下本片几个重要线索:

1.叶师傅得了癌症,命不久矣,表达对生命的理解。

2.叶师傅和儿子叶正的家庭矛盾,表达对家庭的理解。

3.和李小龙。表达对中国武学的理解。

听起来,立意非常丰富全面,按理说还是值得赞许的。

实际上,电影里这三点哪点都是点到为止,哪点都没讲好。

结果1.叶师傅得癌这点,片头提了一下,结尾和儿子打电话提了一下,中间就再也没体现过了!

中间叶师傅那叫一个生龙活虎,打起架来完全不影响发挥,以至于我都忘了他是个癌症病人。

就不能加点叶师傅年纪大了,腰痛,体力不济等DEBUFF吗,不然搞得最后灵堂一幕仿佛叶师傅是壮年暴毙一般。

而且片中叶师傅还抽了根烟(当然确实只抽了一根,创历代最少记录),这是表达叶师傅已经生无可恋了吗?

2。和儿子的矛盾。

首先叶问和叶正在第三部关系还是相当不错的。

我们可以理解青春期叛逆,两人矛盾僵化。

但是叶问为啥不让儿子学拳呢?你说万宗华那是把自己的爱好强行施加给女儿,这是人之常情,也可以理解,但是叶问这种武痴强行不让儿子碰自己喜欢的东西又是为何?

而且最后叶问通过万宗华父女的家庭矛盾,理解到了自己的问题。那叶正那里又是怎么理解父亲了?最后知道父亲得癌后哭的稀里哗啦,未免转变也过于唐突了。

3。李小龙。作为前半截的重要人物。后半截直接.....路人化。

作为叶师傅和中华会馆之间矛盾的导火索的重要人物,直接后期掉线了。

作为一个把中国武术向西方推广的重要核心人物,没能参与主线,提升全片思想,非常遗憾。

所谓“师徒之情”有名无实。

这次所有的配角都乏善可陈。

万宗华就是《叶问2》洪震南附体,而且他们做过的事几乎一模一样。

我是地区一霸——我找叶问麻烦——和叶问切磋——我要忍——我忍不住了——我要打老外——我被老外打了

叶问的徒子徒孙里,包括李小龙都表现得很无趣。甚至可以说李小龙大多时候谦恭得根本不像李小龙。

那位黑人哥们还有些特色, 但是和吴建豪一样,感觉他们更像是NPC。

我突然很怀念叶问2里黄晓明演的黄梁了。虽然黄教主基本就是本色出演,也够2的,但说实在的他这个徒弟已经是全系列最亮眼的了。

谁还及得叶问3的这位徒弟.....

至于反派,其塑造水准也就是龙卷风级别的。

反正里面的反派老外几乎都一个模子刻的:我就是要乳华,我就要搞你们!

虽然说我们换位思考的角度,美国人看待中国人,就如同今日中国人看待黑人差不多。歧视的角度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人认为他们素质低下,犯罪率高,有的人认为他们抢了本地人饭碗。这个问题我在此不想赘述孰对孰错。我想表达的重点是,就算是创作一个搞种族歧视的角色,也不应该全部脸谱化处理。

所以说很遗憾巴顿教官在系列重要反派中塑造水准是垫底的。《叶问3》中出场很短的泰森,也描绘了他虽然自傲自大,但守信用,同时也很在乎家庭。张天志那更是风头快压过叶问。连《张天志》里巴蒂斯塔,也体现了其粗糙外形下的内心狡诈,邪恶本质外表却道貌岸然。

可惜《叶问4》我们看不到这种反派。

阿金斯演这种把“坏”写在脸上的反派估计轻车熟路了

吐槽环节

木人桩

叶问最终拍打木人桩的录像,叶问当年停了一下,这么重要的细节竟然没有!!

这个细节黄秋生版叶问还原得很到位

而且拍录像的原因,本身也和李小龙有些关系,据说李小龙当年想用一套洋楼和叶问换木人桩的心法(有待考证),可惜由于整个电影李小龙依旧比较边缘化,没能把这种师徒故事体现出来,非常遗憾。

还是黄秋生版叶问

垫脚石担当罗师傅

罗师傅不仅在2,3,4部接连当垫脚石,还完成了被两个版本(甄子丹版和梁朝伟版)叶问都揍了一遍的前无古人战绩,想必能称为湾仔枪神一般,让人津津乐道的人物。

《叶问2》之被揍

《叶问3》之被揍

《一代宗师》之被揍

我们恭喜罗莽师傅,终于不用被揍了。可惜冯克安老先生在第二部之后去世,否则两人说不定能在叶问系列成为活宝二人组的。

PS: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一个梗,罗师傅被揍后吐槽台子太小,但是他作为叶问2圆桌战的第一垫脚石,当年站的圆桌更小,而且依旧是各种找理由.......

想不到一脸恶相的罗师傅年老成为喜剧演员

双标之王巴顿

巴顿作为一个超级种族歧视者,看不起美国文化以外的任何文化,尤其是黄种人。

请问,他是怎么允许军营里教空手道的?空手道不是日本的吗?

巴顿你也是够双标的。

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

二号反派的扮演者克里斯·柯林斯现实中是咏春拳在海军陆战队的积极推广者......和他在电影中身份恰恰相反。

周小飞

周小飞不知道为何在酱油垫脚石里戏份算是最多的。

而且周小飞在我不多的观影经历中已经第三次使八卦掌了,小飞姐你难道不会别的吗.....

叶问4

一代宗师

擎天无影脚黄麒英(坐飞机看的)

叶准

作为叶问的大儿子,我们我很同情叶准老先生,在叶问3开头直接被叶问送回佛山读书了.........从此就再也没有被任何人提起过.........

叶准:爸你这是坑我啊

装逼的叶师傅

叶问2中,叶师傅如是说:

黄梁:师傅你忽悠我

我看只有叶师傅还能走路,他就能打十个。

新增补充:

叶问3这结尾真是打脸,明明都收儿子为徒,第四部又不教了.....

 2 ) 《叶问4》终于回归了武术,现实中的中国功夫能回归武术吗?

叶问4终于修复了叶问前三部叶师傅身体无法累积伤害的bug,敌人可以通过伤害叶师傅的前爪降低叶师傅的战斗表现了

IP侠系列第一部综合水平很好,是用一个民族主义话题良好呈现的武打片,虽然主角光环也很严重,但技术和招式全面,场面也好看; 二三部是资本市场看第一部的效果很好之后,去除无用的武打部分,民族主义拉满的怪胎,里面的苦逼boss面对的叶师傅是个血量完全无限的愤怒民族侠,简直像绿巨人一样只要怒气没耗尽就有无限生命力,即使无防御被体格几乎比自己厚一倍的拳王大摆拳抡在脸上都不会影响其技战术发挥; 这第四部反而是把几种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放在一起进行了一波讨论,最后打完效用至上的永久发怒boss甚至顺便团结了一波黑人和拉美兄弟(笑),但更重要的是,终于能有人把拳打明白不是靠属性全加50点血条过关了。格斗过程很反应拳种特点和其原本适应的作战环境。

另外片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点是,巴顿和科林虽然是个心狠手辣的模板级反派,但本质上是唯效用论者而非种族歧视者。最早训练中巴顿喷黑人的话核心的反映了这一点【我歧视你不是因为你是有色人,而是因为你是个懦夫菜逼有色人】。他们用的技术也是空手道,如果一个人歧视亚裔, 那么怎么会练日本传入美国的空手道呢?而他们用的技术是什么我觉得是最反映徒手格斗主旨和功夫现状的,最后写来收篇。

叶问4好拳一共三场半,这里展开说一下在格斗圈子里分别代表了什么。

第一场李小龙打蓝衣空手道,相当一般。陈国坤虽然多年作为李小龙的特型演员,身材神态等等练得已经不错了,但是功力差李小龙本人相当远。对手空手道硬功夫看来不在小bossColin之下。但遇到作为当前多个MMA赛事老板和台柱承认的现代MMA开创者李小龙,这一场的主要看点是李小龙融合各类技术后所创的截拳道。虽然手上的技术确实是以咏春为主,思想也是咏春擅长的中线截打,但所用技术进行了相当大的改变。追击打击从咏春标志性但实际没啥杀伤力的日字冲拳变成了片中多次出现的钩锤,对体格高过自己的对手造成了不错的打击,反之各位老师傅都在这上吃了亏;咏春的日字冲拳单拆出来强侧手前置,配合击剑步和拳击蝴蝶步用以更好的发挥咏春中门有空就中门直进的打法;虽然摔法不多但至少作为站立格斗技术用出了多次的防摔拿并且做了有效反击,这也是老师傅们经常挨揍的领域;与战场着甲格斗怕摔倒而且浪费体力中国功夫很少起高腿,但。最终,李小龙是赢在了不拘泥传统的各种技术融合、其相当有名的同量级顶尖的身体素质、以及有效得多的发力技术。而这些方面欠缺的老师傅们挨揍的命运其实在这一刻已经很明确了。

第二场万宗华对叶问。这场那可太漂亮了,万宗华太极八卦两门技术精熟,双掌对双掌阶段对叶问是有非常明显优势的。这一段不是赢在叶问伤了一只手,而是太极技术作为带甲战阵武术,摔法灵活,咏春二字钳羊马间架窄,碰上功力相当的对手就更难维持重心。叶师傅吃亏就吃在这上。在战场上短兵相接中,哪怕相对轻装的棉扎甲也有二三十斤重,摔上一次就难再起身,附近敌人时不时踢一脚就完全没起身机会。而有武器的人对付一个横在地上的人,要进行处决也就是手到擒来的。也因为太简单,甚至没有专门的处决技术。而在这个年代,巴西柔术被格雷西家族才整理出来没多久,和1951年的木村格雷西大战一共没隔多久,闭塞的中国功夫届是断没有路子学到这些的。

第三场第四场就分别是军方两个空手道靓仔来唐人街无双,除了搞笑角色罗师傅、北螳螂七星螳螂是完全功夫不到家除了手势像是螳螂拳实际只是个肥仔之外,八卦的阿姨和太极是完全打出自己风采了的。七星螳螂本来是个锁拿摔看家的拳种,打出来的效果非常类似现在还比较出名的合气道,步法拿法非常像合气道的八方步四方投等等,结果片中只是个一丝偏斜摔拿都用不出来的普通肥仔。八卦片中那一支和咏春一样实际都是双短刀术,缺乏力量训练,使用者又是个女的,最后因为身体能力的巨大差距而输掉。太极如同上一段所写,实际上如果双方都穿上个三四十斤的负重,万师傅开局的三次摔法结束战斗就已经完结了。然而场地软垫徒手格斗完美规避了万师傅这个优势,整天练开碑裂石硬功夫的空手道自然在破坏对手身体上优势大得多。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下想赢基本上只能靠擒拿技术绞掉对方关节,只不过是最终这个情节没安排给更擅长擒拿的太极而是给了主角叶问而已。叶问这第四场能赢,不能排除主角光环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打出了咏春作为短刀刺杀技术的技术特色,拿到较大优势的动作,一个是手刀挂眼、一个是踢裆,都充满了暗杀拳特色。最后取胜的缠本来是七星螳螂和太极的常用动作,反而只能按在主角身上比较尬,标指打喉骨倒算是常规技术,但实际能打到喉骨随便怎么打都完事,标指仅仅是咏春起源的八斩刀术源流的影子而已。实际上,叶问这一场完全赢在侥幸和主角光环,万师傅没被一直追打而是像叶问一样给了喘息机会的话,也完全可能在对方一拳拨开之后绞掉一条胳膊,这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现在说一下所谓反派那边,特别是师范Colin,剧中叫做极天流,实际从技术特性来看很显然是极真空手道。大量硬功训练、对练使用全接触、格斗中基本不以头为打击目标。极真空手道由韩裔日本人大山倍达在二战后开创,在战后美国主体意见非常歧视和排斥空手道的情况下,在美国巡回表演并最终一段时间内成为世界第一大武术派系。大山倍达本人因为和公牛角力手劈牛角、手刀可以在啤酒瓶翻倒之前拦腰打断啤酒瓶、以及各种传统硬功表演得到绰号【神之手】。虽然大山倍达本人战绩从现代角度看存疑,但至少这些打击效果是得到证实的,而他所作的全接触练习改良也是格斗术在火器时代后,格斗术向专门的规则下徒手擂台格斗的一次重要改良。同时对基本功、身体强度的训练提出了新的要求。

客观来说,同等练习水平的擂台徒手,在片中所展示过的格斗技中,就应当是空手道最强。如果无甲拿上一两把匕首,动作短而快但力道小、着重控制对方双手的咏春是不二选择。而如果穿上几十斤、防切割、分散打击技力度的全身甲,接摔一体的太极拳是非常合理的选择。

规则决定得利性状,适者生存,这对于格斗技也一样。

李小龙已经死了,但李小龙的思想、基于李小龙思想发展出的MMA竞技模式,以及一批基于中国功夫但能够博采众长不断学习进步的战士奋战在MMA赛场上。各类武术,也许还会在未来的各种不同场合发挥其功效。

比如咏春现在和菲律宾短杖都是常见的特种部队匕首训练课程,而几大内家拳技术在全甲格斗赛场对摔法和发力的帮助都非常大。

叶师傅,也终究会走到自己的终点,但又生生不息。

 3 ) 如果布鲁斯李活到叶问的年纪才离开

没有李小龙 叶问系列应该永远都不会被拍出来 但这个“始作俑者”跟传主之间的交集极少 这其中不免有版权,家属的缘故 更重要的是 就算放开来让你拍 相信叶伟信以及王家卫导演也不知道能拍什么 因为无论如何也难以自圆 一个传统到极点的师父 为什么会教出那样一个目空一切 个性张扬到极点的徒弟 更不用说直面两种所谓价值观的碰撞。当然也不太可能把叶问的性格设计得接近李小龙 有其徒必有其师,这是所有宗师电影都无法自洽与自省之处。另一方面 李小龙的性格可不是青春期叛逆这么简单 只要听到师父快不久于人世 一切戏剧冲突便消磨殆尽。同时编剧更不可能设计他之前还有个叫独臂老人的师父吧。还是回到先前提过的一个假设 如果布鲁斯李活到叶问的年纪才离开 他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一代宗师?他会越来越蜕变成一个极端的民族主义者?或是像美剧【功夫】的男主角大卫卡拉丁一样为了缓解压力 沉溺于某种窒息性游戏?或者是扬言能打败帕金森综合症状态下的阿里的妄想狂患者?还是像他师父叶问在电影中一般返璞归真 成为一个爱家甚至胜过爱功夫的绝世好丈夫?似乎都不太可能。

 4 ) 完結也挺好的,反正也編不下去了

《葉問4:完結篇》:4分 推薦人群:系列粉絲,愛國主義者

由於不是這個系列的粉絲,因此哪怕看到最後那段賣情懷的戲,依然沒怎麼打動我。這部電影在我這邊就是一部喜劇。

這邊電影的架構基本上就第二部的復刻版,吳樾對應洪金寶,巴頓將軍對應龍捲風,連圓桌大戰都跟第二部非常像,所以故事上確實是沒有什麼新意。

看來導演葉偉信拍完《葉問3》是看到吳京的《戰狼2》票房大賣,突然一拍腦袋,玩煽動民族主義,自己的《葉問1》也算是祖師爺,最後一部無論如何也要在這日增月益的愛國熱潮狠狠地賺一筆。

這幾年中美關係不是一直很惡劣嗎,就把反派設為萬惡的美帝。美國開始流行政治正確,這部電影也要與時並進,就設定裡面的美國人大多數都是種族主義,恨不得把「壞」字刻在每個美國人的頭上。當然要煽動愛國小將的追捧,所以裡面所有中國人角色都必須是好人,必須愛國。

這部電影最諷刺的是,導演設定了反派是美國軍官,他們練習空手道,覺得空手道是最強的武術,但同時歧視黃皮膚,說有人黃種人都是垃圾。空手道好像是日本人發明的吧?空手道最初的參考對象好像還是中國武術吧?

既然是動作片,那就看看這部電影的動作設計如何。四個字,乏味可陳。甄子丹還是老了,哪怕大多數動作都是替身完成,也能明顯感覺到甄子丹在電影裡的力不從心。唯一值得一看的,反而是李小龍的後巷大戰,這裡是致敬了《猛龍過江》,李小龍與幾個反派的交戰,可以看作是李小龍後來動作風格的形成,尤其是雙截棍那一段,我們甚至可以開腦洞,李小龍是在這裡才發現雙截棍的好用,奠定了以後雙截棍的形象。

最後說一說葉問這個系列和導演葉偉信。《葉問1》可以看得出葉偉信想複製徐老怪的黃飛鴻系列,因此在電影裡加入了大格局,複杂的時代背景,還有像林家棟這樣的灰色人物。沒想到一下成功,讓葉偉信一下嘗到甜頭,發現原來民族主義這麼有用,馬上放棄了向黃飛鴻系列的靠攏,第二部立即變成簡單粗暴的弘揚中國武術為主題。一出果然大手好評,證明觀眾就愛看這套。第三部開始想探討武術家精神,還出了一個搶眼的反派張天志,結果口碑平平,觀眾對武術家的反思根本不感興趣,於是有了如今這部。所以一句話總結就是,第一部是三流故事+一流動作,發展到現在三流故事+三流動作。所幸終於完結了。

最後說說葉偉信這個導演,其實葉偉信拍警匪片出身的,最擅長的應該B級片,殺破狼系列充分發揮他所長。一旦涉及到歷史,需要一定文化底蘊的故事,以他那點文化水平極限也只能如此,這輩子也別妄想跟徐老怪相提並論了。唔止葉偉信,陳木勝和鄭保瑞,劉偉強這些導演通通如此,就拍時裝警匪片,別再碰什麼古裝題材了。

P.S.葉問系列拍得最好的,是《一代宗師》,這個无須質疑。其次我更推薦的是邱禮濤的《葉問:終極一戰》,沒有什麼民族大義,沒有什麼愛國情懷,通過一件又一件的小事,構建出一部香港移民史。

 5 ) 电影落幕,但武术没有

电影落幕,但武术没有

在叶问还不被人所熟知的时候,如果问:叶问是谁?

最简单直接的回答是:李小龙的师傅。

2008年,《叶问》上映,今年系列收官之作《叶问4:完结篇》也与观众见面。十年过去,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叶问的身份,此时如果问:叶问是谁?脱口而出的很可能就是那句经典台词:“咏春,叶问。”

叶问一生从未挂过招牌。对他而言,武术是大同的,千拳归一路。但看到《叶问》上映时得到的轰动反馈,我们知道,叶问的招牌在影迷的心里,立住了。

《叶问4:完结篇》的开场片段受到了特别的关注,它重现了李小龙在国际空手道比赛中的名场面:以寸拳把对手打出三米远;二指俯卧撑,技惊全场。但是在当地华人圈中,李小龙却饱受非议,而叶问坚决站在徒弟这一边。这是他们师徒二人的相似之处,不吝惜自己的才学:叶问将原本秘而不宣的咏春拳传扬开来;身在美国的李小龙也没有固守当地华人只教国人,不教洋人的规矩,开设国术馆,广招学徒,将咏春拳结合世界拳法之长,创立“截拳道”。武术大同,千拳归一路的思想,是师徒俩心照不宣的默契。

《叶问3》中,妻子永成去世,最后一部不会再有夫妻感情戏,本以为电影会在“终极之战”的主线中一打到底,没想到在文戏方面也有出彩之处,叶问与儿子的父子戏就道出了一代宗师身为人父在晚年时的愁思和忧虑。

家庭中,如果缺少一位母亲,父子关系便容易紧张和僵持。不管一生如何为弟子之模范,受万人敬仰,面对家庭,大丈夫却有解不完的愁,化不开的结。子承父业,听起来完满无缺,顺其自然,但有时也是挣不脱的枷锁,此生难有机会从事自己所爱。但如果两辈人恰巧有着相同的志趣,可能也就有了最被羡慕的人生。这世间也就有了一段段书香世家,音乐世家,武术世家的羡人佳话。毕竟我们的同路人多为自己的朋友,而鲜有长辈。

或许是与生俱来的一股尚武之气,或许是耳濡目染的家庭环境,叶问的儿子叶正格外喜欢打拳,叶问却决定让儿子专心上学,不许入武学这一门,因此两人产生隔膜,只要交谈便以吵架收尾。身处一段矛盾的关系,双方都认为自己才是对的,从而陷落在无法冲破关隘的境地。

为了给儿子寻找学校,叶问前往美国,他在另一对父女关系中,看到了相同的矛盾。在美国唐人街内,中华总会会长万宗华希望女儿万若男跟随自己学习太极,而若男却偏爱跳啦啦舞,万会长为了保护当地华人,面对洋人的欺负选择隐忍,并责怪女儿在学校与外国同学打架,父女俩为此发生激烈冲突,在洋人的步步逼迫下,万会长也终于意识到有的问题光靠退让解决不了,并与女儿和解。虽然有分歧,但终归血浓于水,父女两人关键时刻的相互牵挂、相互体谅,令人动容。

在与若男推心置腹的交谈中,叶问理解了少年心性,回国后,一改大家长的态度,亲自教叶正用木人桩练习咏春。“阿正,我打一遍,你把它录下来”,看似普通的一句话,暗藏着父子间难以为外人道的心酸,因为此时的叶正知道父亲得了癌症,所剩时间不多。人世这一遭,与父亲的相处只剩倒数,没有未来。

他们一起挨过了苦日子,如今又能互相信任和理解,每日打拳相伴。可命运好像就是会这样,差一点,又差一点……直到父亲的身影只存在于影像之中。

收官之作少不了期待已久的动作戏,看不出高手过招的门道,但看叶问拳拳到肉、一秒十拳,确是打得激烈、过瘾。佛山叶问系第三代传人就曾说,电影中咏春拳的招式,基本就是咏春拳的全貌。叶问系列对于武戏的把控从未放松过,叶问之子叶准曾为影片顾问,洪金宝担任过武术指导,而《叶问4:完结篇》的动作导演是“天下第一武指”袁和平。

因为功夫片的特殊,对演员的挑选必然范围更小。十年来,我们对《叶问》的感情不仅系于影片,也系在影片之外的主创身上。看到甄子丹,会想到叶问以武会友,凭本事挣自信。看到袁和平的名字,就预示着高手过招,场场精彩的打斗场面。首映礼上,有观众对袁和平大喊“八爷”!一声八爷,好似满座皆咏春弟子,电影落幕,但武术没有。

 6 )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我小时候,家住的小区对面有个武术班常年招生,那时没什么宣传海报、微信广告之类的,就记得一面灰色砖墙上用红漆刷了三个醒目的大字:截拳道。然而那时我只知道有个跆拳道,并不知道截拳道为何物。直到后来读了一本关于李小龙的书,才晓得这门功夫的来历。年少的我对一切女孩子应该感兴趣的东西基本上置之不理,专门喜欢看动作片,甚至在亲戚家翻出一本武术杂志照着上面的虎形拳教学自己练了一阵子(别笑!)要不是家里人拦着,我可能真的跑去那个截拳道班报名了(后面除了学校统一排练的武术操和大学必修的军体拳、青年长拳以外再没学过别的功夫,现在早都忘光了而且从来没跟人动过手,动手肯定也菜得很)。后来看了李小龙主演的几部电影,再后来知道了李小龙的师父叫叶问。

小时候看霍元甲和陈真,最过瘾的场面就是主角痛打轻视、侮辱中国人的外国人,感觉真的太爽了,有种浑身的血都在燃烧的兴奋感。那个时候这类电影的意义在于让中国人扬眉吐气,一洗“东亚病夫”的耻辱。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中国人的自信早就上去了,但观众为什么还爱看这类“痛打外国人”的电影?这并不是说,观众拿这种电影当精神鸦片,陶醉在中国功夫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沾沾自喜当中;武术本来也并不是谁拳头硬谁就是老大那么简单的东西,现在早不是说中国人能在功夫上赢了老外就说明国际地位提高了。事实上《叶问4》这部电影里,叶问每次针对外国人的出手(也包括李小龙的出手)都不是出于什么民族主义这种高大上的动机,而是最根本的目的,即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叶问赶走霸凌万若男的美国学生,是单纯的路见不平;后面几场动作戏目的也都很简单直接,别人都踩到头上了,反击是正常的事。最后海军陆战队那块,万师傅一句“再忍就不是中国人了”可能比较容易被抜到民族高度上去,但也得看看情况,这回不是洋鬼子到中国地盘来撒野,而是华人在美国的地盘上被人瞧不起,他闺女被美国小孩欺负,小孩家长还借机打击报复,逼得闺女受了委屈还因为怕老爸受伤而给对方下跪求情,这要还能忍的话,是不是中国人且不说,起码不是闺女她爹了。叶问后面上场除了替中国人争口气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也是当爹的,今天万家父女在美国被人打,明天叶正来美国难保不会遭到和万若男同样的对待。万若男向他吐槽自己父亲“什么都觉得孩子错自己对”的时候,简直和叶正一模一样,彼时叶问心里可能在想原来老万家的娃和自己家是同款吧。可怜天下慈父心呐。老万一直让闺女忍,老叶一直劝儿子好好读书打算送他留美,结果你想消停人家偏不让你消停,这不光在美国,在哪都忍不下去吧。反正作为一名家长,谁要欺负我孩子完事还想把我整死,信不信我跟他动菜刀。(其实我没那两下子)

这部电影的打戏看得一如既往地过瘾,拳拳到肉,看着是真疼。记得叶问好像不止一次袭对手的裆插对手的眼了,有人说这是下三滥招数,其实我不以为然。出招光明磊落不玩阴的,那仅限于切磋和比赛的场合,讲究点到为止,这人家都把你往死里揍了你要还惦记着光明磊落,那叫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没学韦小宝撒石灰就算讲江湖道义了,再说老美不是也说了no rule吗,那被搞得眼盲蛋碎也怨不着别人。真到玩命的时候谁还管这个那个的,自己活下来最要紧。

任何知识技能做不到与时俱进都是要被时代淘汰的,功夫也是一样。这点早在很多年前冯骥才小说改编的电影《神鞭》里面就已经探讨过了。神鞭傻二一条辫子使得出神入化,指哪打哪,冷兵器全都不是对手,然而洋人一发子弹过来,神鞭也断了,傻二也一蹶不振。最后傻二痛定思痛,想明白了固步自封是没法进步的,索性剃了光头拿起双枪,成功转型神枪手,照样一打一个准。这点和李小龙的将中国功夫推广到全世界是一样的,走出去才有出路。事实上李小龙的截拳道也是吸收了很多国外武术的精髓(我记得说是有柔道、泰拳、法国踢腿术等等,专业的我也不懂)。后面综合格斗MMA的发展更是印证了这一点。不管中国功夫还是外国功夫,一味在那强调自己本门派多么多么厉害、拒绝吸收新鲜血液都是会落后的,博采众长、不拘泥于固定形式才会发展得更好。不光武术,别的很多都是。

整部电影最重要的两句台词,一句是“忍不下去就不用再忍了”,另一句是“外国的月亮真的没那么圆”。叶问费尽周折想送儿子留美,最后推荐信终于到手了,他却已经打消了这个念头。为什么,因为他看到了华人在美国受到的排挤和歧视,不替自己争取到平等地位,什么都是白扯,只是来自取其辱。强者才有话事权,当年美国人仗着船坚炮利打开了世界的大门,便对其他种族颐指气使,忘了自己本身就是多个民族拼凑起来的国家。这种时候,让他知道疼才是最有效的说话方式。不仇洋,也不媚外,外国人也是和中国人一样吃饭喘气蹲厕所的普通人,不比中国人差,也不比中国人好。外国的月亮虽然不方,但确实不比中国的圆。

要吐槽的地方是,前面那几位师傅基本上一上来就让人撂倒了,也就那位女师傅还能多支撑一阵,最后还是全靠叶问救场,敢问前面那几位跟叶问的差距是多大……这有点不科学。万师傅被打断腿那里更叫人捉急,怎么说也是大师级别的高手,叫个美国大兵打成这样,好生郁闷。叶问还是一如既往地主角光环护体,好像就是嘴角出了点血,在年事已高、身患癌症的情况下还是撂倒了击败众多中国高手的(壮年)敌人,太可怕了。还有美国人吵吵什么“让你们黄种人见识一下空手道”(原话记不清了),话说空手道的起源不是中国的唐手吗,就算后来在日本发展了,日本人不也是黄种人吗,轮到你们美国人来显摆了?真逗。

甄子丹老了,叶问也老了。当年的意气风发终成往事,一代宗师业已作古。叶问系列电影从1到4,已经过去了十二年,是时候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但我不认为中国的功夫片时代会就此结束,功夫片当中的内涵应当流传下去。功夫片存在的意义,不是要去证明中国人多么多么厉害,拳脚如何如何硬,如何扬眉吐气。功夫片象征的是中国人那种任侠好义、除暴安良的热血精神,招式会过时,但精神是不会过时的。

 短评

到此为止吧,已经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模式照搬叶问2,情节粗放+强行收尾,编不下去了一场打斗全都解决了,港片通病。又把个人强弱上升到阶级层面,但观点很割裂,一方面练武是要与啦啦队同台表演,另一方面还要代表民族分出胜负,这不是闹呢,感觉这是编导的高级黑。动作场面依然是最大看点,叶伟信调动观众情绪的功力十足,让几场对决热血贲张,观感起码不错。PS,李小龙的角色是客串,但在故事层面上是错位的,依照情节安排,最终一战应该小龙哥上才对

8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还行

许《好莱坞往事》美国人打李小龙,就不许《叶问4》叶问去打美国人吗??豆瓣er是怎么了?“叶问是练武之人,遇到不公义的事情,一定要站出来。”这句台词真让人听了血热。

13分钟前
  • 舒小简
  • 力荐

全片没什么尿点,相对前面三部激情多了很多,打斗不断,开场直接开始燃,一直高潮不断,李小龙跳出来的时候后面赛博朋克的色调让我眼前一亮,最后在说出自己有癌症的时候让我泪目,煽情时间不长,不脱节奏,整部片很饱满,感谢一代宗师。

16分钟前
  • 家辉猫789
  • 推荐

纯粹的民族情绪出气筒,无缘无故的仇恨,反正就是不打不舒服斯基。黑人反歧视靠斗争靠运动,华人反歧视靠打架,这是自黑吗?动作设计还凑合,反正就是一帮饭桶衬托一个叶问。功夫片这个濒死的片种,看一部少一部了,烧个香,多打一星。

18分钟前
  • 麻绳
  • 还行

1.师傅们切磋真精彩,就是有点费家具。2.传武老师傅惨遭美军痛打,好讽刺。3.华人小市民的生活,还是那个港味儿。郑则仕饰演的警察就像亲切的街坊,叶问丧偶后一个人带孩子的不容易,满满的人情味儿。4.最终战如果让李小龙打就更好了,可惜这是叶问的电影。5.吴建豪饰演的华人士官不知道该怎么评价,是民族自信呢,还是归化者急于寻求认同?6.吴樾饰演的基本上就是第二部洪金宝的角色,然而洪金宝落败败好歹还有个疾病原因,吴樾这也太惨了吧?7.斯科特·阿金斯一边用着空手道,一边歧视黄种人,我寻思空手道也是黄种人发明的啊?编剧你想啥呢?8.片子整体还是不错的,打得过瘾就行,而且完结篇明显比前几部打得更狠了,但是因为第一部的高度,这部只能打四星。9.“阳痿的人才需要吃伟哥”,所以昆汀阳痿?

22分钟前
  • 大海里的针
  • 推荐

打西洋人、打东洋人,内斗打自己人,也是“问我国家哪像染病”系列了,香港导演、编剧太知道大陆观众需要什么样的台词和剧情,到如今故事已经模版化,人物套路化,格局越写越窄,拼凑痕迹越来越浓,有些台词写得跟华姐的发言一样,有些尬尬的,是该结束了,再拍的话,只能打外星人了吧。

27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1>4>2>3,7分够了

30分钟前
  • 水中睡美人
  • 推荐

动作设计是真的很强,看得出来已经很照顾叶先生赛亚人一样的不老体质。而李小龙这边也确实帅的可以,巷战全段都很精彩,速度感与打击力度兼备。片子结尾主题曲一响,系列一混剪,对这种情怀大棍我毫无招架之力,但其实一开始我就觉得这部在人物刻画上没什么必要存在,第三部已经是从神到人,从民族大义到个人家庭,已经是条各方面都比较完备的弧线了。那为什么现在又要强行复刻一下第二部呢。两对中美矛盾,小女孩儿那条直接给写丢了,文化误解完全没有消除,一丁点儿的怜悯跟理解是完全两回事,更何况连怜悯都没给。另一条线也一样,叶问初来乍到与万师傅的理念区别是关于“胜负”,唐人街那场戏可以被看作复仇,结尾大战也是复仇,在煽动性上,显然唐人街那场戏更强,抽走了最后一场的情绪。

33分钟前
  • Devlali Number
  • 还行

1.管它是什么美军日军啥的,管它是哪门子门派哪门子拳的。四部下来,叶师傅统统都打了个遍,圆满了,也太圆满了。2.有人说还没等到叶师傅加入复联就完结了。啥?都在《星战外传:侠盗一号》打过外星人了,都在宇宙其他星球打过了,你还要叶师傅怎么样。3.反正就是这个套路,其他师傅挨揍挨了个遍。然后我是个习武之人,遇到不公义的事,我必须站出来,叶师傅登场使出连环冲拳揍人。心疼其他师傅,不是挨揍,就是在挨揍的路上。4.打斗动作戏确实挺多的,反正就是让你爽完就完事。记住,走进影院你只需明白一点:文戏啥的不重要,看他打人就对了。5.十一年过去了,“我要打十个”总算是完结了。最后,那就个人排个序吧,1>4≈2>3。

36分钟前
  • 飞侠式拼搏
  • 还行

练家子过招,在一个动作演员断层严重的时代,总觉得稀罕,尤其是甄子丹、吴樾二人的打戏,勾起了几分贪恋。而陈国坤、阿金斯、高战(混华语圈居然改了中文名),照旧有不差的动作表现,但种族歧视、民族情绪之下,很多印象总在绕着刻板去走,像是个努力刷新却无力的老调。不过,叶问那种平和却不哑忍的气度,至少拿捏得舒服。一个问题,1964年,叶问都该七十了呀,太不像了。(刚送完星战,就接上叶问的终点。少有的没来得及补完前作却不得不先看了的电影。国语版里,唯一的粤语是老外念的“师公”和“师父”,以及罗莽对战高战时第一句话的尾音“啫”)

37分钟前
  • Mr. Infamous
  • 还行

珍惜吧,以后拍功夫片的人越来越少。虽然故事和第二部有点雷同,但不错了,李小龙的打戏加分

41分钟前
  • 天下无狗
  • 推荐

硬桥硬马,一通乱打,动作戏还是好看的。也是要跳出背景来看,要不叶问的年纪似乎有点大啊。以及,看这片的感觉是:整个中华武林,除了叶问之外,没一个能打的,也是很心寒了。

4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就只准洋人到处撒泼,看不惯叶师傅打洋人?贱不贱呐

45分钟前
  • 深谷星光
  • 推荐

(90/100)年度最佳动作片,年度前十预订。也许剧情单薄,人物行为逻辑生硬缺乏说服力,但仅仅凭借打戏和最后打木桩的闪回镜头,个人觉得绝对值五星。最精彩的三段打戏,来自李小龙教训洋人,叶问擂台挑战空手道师傅,叶问与海军陆战队的最终决战。呈现出三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李小龙贯彻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截拳道理论,阿金斯饰演的军官大开大合空手道结合收放自如的旋风腿,绝对是动作片里一道特别靓丽的风景线,叶问则是一边见招拆招,一边寻找对方攻击的空隙,利用快准狠的标指和日字冲拳,重新诠释咏春拳即杀人拳的真谛。这是甄子丹最后一部古装功夫片,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就是,丹爷真的老了,功夫片也老了,丹爷带着叶问4就像天边划过的一颗流星,虽然短暂,但也足够璀璨。伴随着叶问系列的终结,功夫片也该寿终正寝,逐渐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去

47分钟前
  • KellyWu凯利吴
  • 力荐

是只有广东这边可以提前看吗。作为系列的最后一部加个情怀分四星吧,武术动作还是一如既往的好,以往最后都收手的禁招这部一次性都打出来了,但故事真的不满意,这简直就是把第二部的剧情翻着来再拍一次,没有足够的认真,民族和华人的主题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各种剧情的拼接和触发真的非常生硬和强行,而且还有各种老掉牙的情节。。再想想以后再也看不到叶师傅了呢,哎有一丢丢难过。ps:李宛妲真的好美诶。。那个罗师傅真的是叶问系列的常驻挨揍角色了。。是一部比一部菜

52分钟前
  • Ho_Fai
  • 推荐

哭了。作为动作片迷,看得振奋又无限落寞。越回味《叶问4》,越觉得它像是一篇祭文,香 港功夫片也许真的就此落幕了。这不是一句虚言。要说功夫片,《叶问4》基本是如今能拿得出手的最顶级配置。上回做出那么大阵势还是《一个人的武林》。一众武师托起了武痴封于修这个形象,他为见高山陷入疯魔,只有对决才似活着。这是武行人的心志。而叶问恰恰相反,拖着病体出拳,也映照了当下功夫片的生存状态。甄子丹的表演很好,一直是颓态,眼神几乎都是耷拉着的,少见锐利。而这种「弱体」恰恰反衬出招式的硬朗、利落和劲道。抛开这些情怀部分,剧本写得也够细密,打斗给足了理由,是动作片里的佳作。

55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又一个系列的终结,剧情非常简单粗暴,动作场面拳拳到肉,袁八爷的武术指导依旧精彩,最后还捞了一把情怀。与上世纪8.90年代相比,如今硬桥硬马的功夫片实在是少的可怜,且看且珍惜,但愿在步入20年代后能有更多优秀的作品喷涌而出。

58分钟前
  • 对你爱不完
  • 还行

比想象中好很多,是一个还不错的收尾,虽不足1 2但比3要好,想起当初08年第一次看叶问的时候去到广州旅游还特意要去佛山看一看咏春拳,一晃丹哥老了,系列结束了,我也老了。

1小时前
  • 江筱冉
  • 推荐

甄子丹和叶伟信奉献了叶问以来最好的文戏,和第一次不留情面拳拳到骨的动作戏,陈国坤带来了有史以来最好的李小龙,很好的打了昆丁的好莱坞往事的脸!

1小时前
  • 夜神月的猫
  • 推荐

叶问:能打败我的只有疾病!

1小时前
  • 蓦兰
  • 还行